民法典中哪些旅游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

法律分析:
(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旅游合同可撤销,这是因为当事人对合同关键内容有错误认知,如错认旅游目的地,误解方可行使撤销权。
(2)一方欺诈订立的旅游合同,旅行社隐瞒真实情况诱导签约,受欺诈方能够撤销合同。
(3)第三人欺诈且对方知情的旅游合同,受欺诈方也可撤销。
(4)受胁迫订立的旅游合同,受胁迫方有权请求撤销。
(5)合同订立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撤销。

提醒:
签订旅游合同前应仔细审查,若遇到上述情况可及时保留证据,必要时咨询律师分析是否可撤销合同。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一)若发现自己基于重大误解订立旅游合同,比如发现误认旅游目的地,要及时收集能证明自己误解的证据,如当时沟通的聊天记录、宣传资料等,然后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
(二)当遭遇旅行社欺诈,故意隐瞒旅游项目真实情况时,保存好相关证据,像旅行社虚假宣传的材料、未按约定提供服务的证据等,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撤销合同的请求。
(三)如果是第三人欺诈,要收集第三人欺诈行为以及对方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证据,通过法律途径撤销合同。
(四)若受到胁迫订立旅游合同,第一时间报警,保留报警记录和能证明胁迫行为的证据,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
(五)遇到合同显失公平的情况,收集证明自己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的证据,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依据民法典,以下旅游合同可撤销:
1.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如误认旅游目的地,误解方可撤销。

2.一方欺诈,像旅行社隐瞒项目实情诱导签约,受欺诈方可撤销。

3.第三人欺诈,对方知情,受欺诈方可撤销。

4.受胁迫订立的合同,受胁迫方有权撤销。

5.合同显失公平,受损害方有权撤销。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结论:
基于重大误解、受欺诈(含第三人欺诈且对方知情)、受胁迫订立的旅游合同,以及成立时显失公平的旅游合同,相关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在旅游合同中,若当事人因对重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如误认旅游目的地,基于这种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误解方可以撤销。若旅行社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导游客签约,这属于一方欺诈,受欺诈方能够撤销合同。当第三人实施欺诈,而签约对方知道或应当知道时,受欺诈方同样可撤销。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迫使对方签约,受胁迫方也有撤销权。另外,若一方利用对方危困或缺乏判断能力,使合同显失公平,受损害方有权撤销。若遇到上述旅游合同可撤销的情况,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解决方案。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1.民法典规定多种情形下旅游合同可撤销,包括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况,这保障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公平的旅游市场秩序。
2.对于存在重大误解的旅游合同,误解方应及时收集证明误解的证据,如行程单、沟通记录等,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
3.遇到欺诈情形,受欺诈方要保存好旅行社隐瞒真实情况的证据,通过法律途径撤销合同并要求赔偿。
4.受胁迫订立合同的一方,应尽快脱离胁迫环境,及时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然后申请撤销合同。
5.若合同显失公平,受损害方需证明对方利用自身危困状态或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况,向有关部门申请撤销合同。

相关文章

嘉定区看守所地址 新昌县律师 江山律师 休宁刑事律师 常熟刑事律师 杭州市钱塘区律师网 衢州市柯城区律师 庆元县律师 台州市椒江区资深刑事律师 杭州市刑事律师 嘉兴市取保候审律师 杭州市滨江区律师网 宁波市鄞州区律师网 东阳市律师网 磐安县律师网 宁波奉化离婚律师 台州路桥律师哪个好 宁海律师 诸暨律师 温州律师 桐庐律师事务所 泰顺律师事务所 台州椒江律师事务所 宁波海曙刑事律师 庆元刑事律师 慈溪法律咨询 嘉兴秀洲法律咨询 余姚律师事务所 安吉律师 杭州滨江交通事故律师